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

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內容與方式

■ 協同備課:
同領域教師可以共同分析上課教材內容,一起討論各單元上課的流程,以及引領討論的方法,也可以共同命題,或發展出一套評量學生作品的規準,或是一起評量學生的學習成果。 ■ 教學觀察與回饋:
教學觀察的目的,是想了解教師的教學實作表現或師生互動情形。一方面可作為分享個人的教學實務,另方面也可經由觀察者回饋的優點與待改進,作為省思與改進教學。 ■ 同儕省思對話:
共同選擇一個焦點進行專業對話,如學生作品實例、試卷答題結果分析、或一堂課的教學錄影帶等,以幫助教師教學或學生學習作省思與改進。
■ 建立專業檔案:
透過專業檔案的建立,教師可以系統地蒐集並整理教學實務,從學生的學習成果,反省其教學的有效性,進而修正無效的策略,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。
■ 案例分析:
教師可研讀他人已完成的成功或失敗的典型案例,來尋求啟發;也可撰寫自己的案例,自行省思,或邀請他人一同集思廣益,以解決問題。
■ 主題經驗分享:
共同擬定探討的主題,如班級經營、品德教育、作文教學、自然科探究教學等主題,邀請校內外優秀教師或地方教學輔導團成員,作經驗分享與交流,並一起進行探討。
■ 主題探討(含專書、影帶):
共同閱讀專業相關書籍或觀看專業相關錄影帶,進行專題討論,以促進專業成長。

■ 教學媒材研發:
因應學生個別差異的增大以及課程鬆綁的趨勢,專業學習社群可以研發特定領域的教材或教學媒體,以符應不同程度的學生,或發展因地制宜的教材或教學媒體給學校學生使用。

■ 教學方法創新:
共同研發和試驗富有創意的教學方法,並作討論與修正。

■ 行動研究:
行動研究是由第一線的教師們擔任研究者,企圖改善既有的教學實務,以協助學生有效學習。因此,教師先有系統地蒐集教學現況資料,然後構想與選擇適當的介入方案,接著執行所選方案,最後評估執行方案後的成效。若成效不理想,再進一步修正,不斷改進。

■ 標竿楷模學習:
透過參訪辦學績效優良學校,或是他校同領域的專業學習社群,達到見賢思齊的效果。另外,教師也可以資深優良教師為楷模學習對象,透過觀摩其現場教學或教學錄影,比較自己和專家教學的異同。

■ 新進教師輔導:
可建立校內新手教師輔導機制,以校內教學輔導教師或資深優良教師為楷模典範,引導新手教師學習有效的教學與班級經營策略,以達到教育傳承的效果。

■ 專題講座:
各學科或領域課程不斷改革,一般或學科教學方法日新月異,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方式多元化,均可邀請專家給予指導,共同研討。


資料來源:教育部(2009)。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手冊(再版)(頁8)。 台北市:教育部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