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

藝術與人文學習社群研討紀錄(二)

429-藝術人文社群討論內容
討論事項一:清媚師公開觀課課程,提出其優點與待改進之處。
清媚師公開觀課的教學流程(附件)
優點  
一、教師特質:教學說明有條不紊、口齒清晰、態度大方、及時正面回應。
二、教學過程表現之行為:示範直笛的指法、讓音樂結合肢體動作的表演、以動作提示的方式,改善學生上課中的專注力。
三、課程特色:教師以本身音樂素養引導,並輔以教學電子書,讓學生對「彼得與狼」樂曲之內容、角色和樂器有更深入的欣賞。
待改進
一、可再選擇更多樣化的影片來引導學習,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。
二、礙於設備與場地,若能以真實樂器給予學生實際操作會更完整。
三、建議可以添購學校中未有之樂器。

討論事項二:學年會議討論?成員工作分配?聚會地點校內、校外?
一、學年會議討論:由於本社群為創立之初,因此本學期未有計劃要加入學年會議中進行討論。
二、成員工作分配:一、總召集人:清媚師。二、副召集人:曉菁師。三、聯絡組:麗品師、香蘭師。四、採購組:依蓉師、芝瑜師。五、文書組:婉茹師、嘉倪師。
三、聚會地點校內、校外:本學期,該社群研討皆安排於校內,第三次及第四次之研討將安排講師至校內進行主題式的指導。

討論事項三:對於第三次、第四次的研討主題提出希望的學習內容。
一、建議第三次的「書法」研討可配合低年級加入指導硬筆字書寫。
二、低年級建議配合當時學習的國語文單元主題,學習「小動物」造型的氣球,可指導羊、老鼠和鳥,如可以將小動物結合成氣球頭套更佳,讓學生可運用於課程中進行角色表演。
三、中年級希望能學習「昆蟲」造型,可指導蜻蜓、蝴蝶。
四、高年級希望能將造型氣球應用於學生的畢業典禮中,希望可學習花朵造型的氣球作法。

討論事項四:關於社群於最後一次社群研討的成果呈現方式,提出的建議。
由於研討次數不多,未能有充份的內容能夠分享,待至下一個學期有了足夠豐富的成果在進行公開分享。因此建議此次以書面的方式來呈現成果。

討論事項五:教務處建議修改內容。
創新1畢業前個人或團體合作於才藝發表會至少上台表演2次以上。
創新4:畢業前能有2篇以上藝文作品(讀書心得、作文、書法……)發表在班級、
       學校刊物、語文廣場或報章雜誌。

成就4畢業前學會一種樂器並能流暢演奏與唱出指定曲子與歌曲



1 則留言:

  1. 感謝藝術人文社群的用心,認真規劃社群研討主題,增進成員教學專業知能,底下幾點建議,請參酌:
    1.建議可以添購學校中未有之樂器:可否再進一步說明何種樂器?用途?提供請購時之參考。
    2.為因應學年會議年級建議,第三次的「書法」研討,能否增加書法作業批改之議題?
    3.最後一次社群研討的成果呈現方式:呈現內容不一定為成果分享,亦可做各次討論內容的分享(ex:書法教學分享)。
    4.學校願景之學生能力指標創新1、創新4與成就4是否需修改?

    回覆刪除